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意见
类别 哲学
释义 意见     opinion

未经充分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的阶段性认识成果。不同时期的不同哲学家往往赋予它不同的含义。古希腊时期,爱利亚学派的色诺芬尼,“把意见当成或然性的东西”(《古希腊罗马哲学》)。认为它“只能接近真理”,但不等于真理。巴门尼德从“存在论”出发,认为以“非存在”(即现象)为对象的认识是意见,以绝对的“存在”(即本质)为对象的认识则是真理。德谟克里特则认为真理以原子和虚空为内容,意见以万物为对象。柏拉图认为意见“既不是知识,也不是无知”,“乃是比知识暧昧,但是比无知明确的东西”,“是介乎知识与无知二者之间的东西”(《古希腊罗马哲学》)。知识是通过反省、“回忆”产生的,是确定不移的,而意见是由于劝学产生的,是不坚定的,会由于劝学而动摇。康德把人类的认识分为三个等级:意见、信仰和知识。认为意见的主要特征是主观和客观根据的不充分。黑格尔认为真理是必然性的东西,而意见是一种“偶然的思想”;真理是客观的,是对“绝对精神”的认识,而“一个意见是一个主观的观念,一个任意的思想,一个想像”,“意见是我私有的,它本身不是一个有普遍性的自在自为地存在的思想”(《哲学史讲演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见是一定的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对客体对象或主客体关系以及主体自身状况的一种能动反映。这种反映或是对感性经验的加工、提炼,或是在某些已有理论基础上所进行的初步的逻辑推论和揣测性的预见与假说,或是人们行动的初步目标选择、价值评价、决策规划、方案设计等。意见的特征为:(1)多层次性。就认识阶段来说,可表现为感性经验、知性判断、初步的理性综合;(2)多元性。对同一对象由于认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反映的层次和侧面不同,可有多种意见并存,这些意见在实践中证实和证伪或根据需要取舍之前,都有其存在的理由;(3)私见性。它属于特定认识主体的“主观见识”,尚未取得普遍性的品格,即使是某种真理性或有效性的意见,也还没有得到社会共识和认同;(4)待验性。它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性认识成果,是对问题的探索性、尝试性的解决,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未经过实践检验。意见及意见的争论在认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达到真理的必经环节。早在古代,人们就把辩证法当作一种通过辩论和意见争论而增长智慧的学问。毛泽东也指出:“各种不同意见辩论的结果,就能使真理发展。”(《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79页)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1: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