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耗散结构论
类别 哲学
释义 耗散结构论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方法研究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机理和规律的理论。非平衡态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中的一种学说。由比利时的科学家普利高津于1969年在“理论物理与生物学”国际会议上发表的《结构、耗散和生命》的论文中提出。这一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不管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经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有序的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故称为“耗散结构”。这种系统能够自行产生的组织性和相干性,被称为“自组织现象”,故耗散结构理论又称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这一理论表明:形成耗散结构的首要条件是系统要与外界具有物质、能量的交换;客观世界的实际过程具有不可逆性;非平衡是有序之源;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必要条件;随机涨落对产生耗散结构具有决定作用,是无序突变为有序的动力。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对科学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它既不同意把生命现象归纳为物理、化学现象的还原论,也不同意把生命物质的运动看做超越于物理、化学规律的反还原论,而是认为,生物是自然界的产物,存在于自然界之内,因此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规律仍然适用于生命物质,这样就为运用物理学、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指出了方向。它也为解决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表现出来的退化规律与达尔文进化规律之间似是而非的矛盾提供了科学的手段,证明自然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非平衡可以成为有序之源”,一个远离热力学平衡的系统可以出现有序结构——耗散结构,从而使生命现象和非生命现象、生物与非生物规律有可能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中获得解释。耗散结构论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生态学乃至社会、经济等领域中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这一理论还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它驱除了生命活力论的迷雾,为运用物理学、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开辟了道路。它否定了错误的热寂说,揭示了时间的单向性(即不可逆性质),指出时间是非平衡世界内部进化的量度,为进一步探讨平衡与不平衡、可逆与不可逆、有序与无序、整体与部分、决定论与随机性等关系,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根据。耗散结构论的提出,体现了现代科学认识从存在到演化、从实体到关系的深入进展;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进化和发展的观点。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10 5: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