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 nihilism 在哲学上,通常指不加分析地盲目否定人类文化遗产、否定民族文化,甚至否定一切的思想倾向或社会思潮,与唯物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德国雅柯比在《给费希特的信》中首先使用。尼采正式把历史传统和道德原则的否定叫做虚无主义。19世纪俄国一部分民主派知识分子用虚无主义一词表示他们对农奴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批判态度,而反动政客和文人则以此攻击革命民主主义者否定一切道德原则。列宁把对反动的社会秩序抱合理的否定态度称为“革命的虚无主义”,以区别于“机会主义的虚无主义”。但列宁、斯大林对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无产阶级文化派”企图完全抛弃以往一切文化遗产,在空地上建立无产阶级文化的思潮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在中国的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也曾出现过割断新旧文化之间的历史联系,只要批判和变革,不要继承的虚无主义倾向。有时也指没落阶级悲观厌世的颓废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