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惺窝 1561—1619 日本江户时代初期哲学家,日本儒学奠基者,京都朱子学派创始人。名肃,字敛夫,号惺窝、柴立子、播磨人。幼从僧侣学《法华经》,不久削发入佛门。后读宋儒著述,认为佛教轻视人伦,终于离佛还俗,专攻儒学。他反对以往日本儒学依附于佛学,只事训诂,认为只有朱熹才独得道统之真传,并根据朱熹思想研究儒学,创日本京都朱子学派。从而使日本儒学摆脱佛教束缚,成为一门独立的思辨学科。把理视为宇宙唯一根源。主张天道(元、亨、利、贞)、人性(仁、义、礼、智)皆是理,即所谓“天人一理”。认为通过“一念至诚”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强调以理一分殊为本,“万物一理、物我无间”。力图调和朱子学与陆九渊的心学,并兼容阳明学,认为先哲“其言似异而入处不别”。以儒学解释日本神道,认为儒学与神道都以正我心、怜万民为宗旨。还认为佛教只要讲正心、治国、安民,则儒心也是可取的。他的思想对德川幕府产生重大影响,其弟子林罗山、松永尺五(1592—1657)等使朱子学一度成为幕府独尊的官学。主要著作有《文章达德录纲领》、《寸铁录》、《千代茂登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