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格勒-帕蒂逊 Andrew Seth Pringle-Pattison1856—1931 英国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先后在卡迪夫大学(1883—1887)、圣安德鲁斯大学(1887—1891)、爱丁堡大学(1891—1919)等校任教。在第一部著作《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中,推崇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认为从康德的批判哲学到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是一个合理的发展过程。但在第二部著作《黑格尔主义和人格》中则开始对绝对唯心主义有所保留,强调个人人格的意义。认为存在于世界之前的、作为创造本原的上帝的观念,在哲学上是站不住脚的,上帝要通过它的展现物而存在,人是宇宙或“绝对”这唯一存在的工具,是上帝的最高展现物。应当把人看作精神生命或绝对经验。上帝身上有一种真实的自我意识,而每一个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中心,有一个对他人专横的意志,应当肯定作为个人的人的价值及其相对独立性。神性的人格和人的尊严、人的不朽乃是存在的两个互相补充的方面。这种观点标志着英国的绝对唯心主义向人格唯心主义的转变。主要著作还有《上帝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