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霍夫斯基 Бернард Эммануилович Быховский1901—1980 苏联哲学家。1920年加入俄共(布)。曾在白俄罗斯大学社会科学系学习。1929年为教授。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辩证唯物主义、西欧哲学史和现代外国哲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认为辩证逻辑以对立面统一的原理为基础,可称之为“矛盾的逻辑”。指出思维、认识的本质,是在作为对立面统一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被揭示出来的。思维和思考物(即思维客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辩证法不能被理解为纯粹思维的学说,而是关于辩证存在的辩证思维的学说。反驳把列宁的反映论歪曲为消极直观论的观点,认为在对列宁的思想的理解上,不能从狭隘经验的意义上来阐述反映过程,不能认为真理是静止的,是没有意图,没有运动的简单映象。认为认识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抽象的过程,是概念、规律等形成的过程。主要著作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概论》(1930)、《笛卡儿哲学》(1940)、《黑格尔的方法和体系》(1941)、《现代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流派》(1957)、《费尔巴哈》(1967)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