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不良maladaption
即“不适应”,也叫“顺应不良”。适应,一般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既包括个体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也包括个体作用于环境并改造环境。所谓学生人格的适应不良,主要是指各种情绪上的干扰妨碍了学生从事有效的学习和积极的探索。适应良好、心理健康的人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充满信心和富有成效,正确的目标中富有建设性与现实性,在与人们的相互关系中能互尊互爱,并乐于为实现社会目标而献身。而适应不良则与此完全相反。人格的适应不良最初起因于不良的亲子关系,它往往能造成动机上的失当及焦虑水平的加剧,又会使他们在学习中遭到经常的失败和挫折。因此,适应不良与学习的低效之间,常常构成恶性循环。国外学校对适应不良学生所采取的有成效的对应措施主要有五种:(1)适宜的课程。使学生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或成就, 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2)有效和合适的教学。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要充分鼓励他们进行各种尝试,在牢固地掌握了一个新概念后再进入下一阶段,使他们不断产生自我提高感。(3)帮助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地位与自信。(4)善意和耐心的劝导,扭转其偏见。(5)教师与家长合作,共同采取矫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