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导论》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德国海德格尔著。1953年出版。初为海德格尔在1935年的讲课稿。全书共分4章:(1)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2)论存在的德语本义及词源学意义;(3)存在的本质;(4)存在的限制。该书从词源学和希腊哲学史的角度讨论在的意义问题。认为,由于柏拉图哲学的引导,在的意义问题被对在者的理解所取代,在的意义问题就开始在哲学史上被遗忘了,其主要根据是,在早期希腊文献中,在与physis、aletheia和logos的意义是相关的,而这三个词基本的原始意义分别是自然而然地开放、涌现、解蔽状态、结合,这些都是不同方式的对在者显现的描述,而显现正是在的基本意义。据此可进一步理解,形成(becoming)、表象(appearance)、思想(thinking)、应当(ought)这些后来被认为是与在截然有别的概念,在早期希腊哲学中恰被当作是在的规定性的东西。柏拉图哲学中把在当作一个理念来把握,是在的意义问题被遗忘的关键,它使本来用以描述动态的显现过程的在成了一个最普遍、一般的在者的概念而凝固了。该书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采用的生存状态分析之外又一种探讨在的意义问题的途径,可视为他转入以直接思入在的真理为特征的后期思想的过渡性著作。该书对希腊哲学的独特理解,已引起哲学史家们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