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底普斯情结Oedipus complex
亦称“恋母情结”。在古希腊神话中伊底普斯王子在寻根过程中坠入了同其母的爱情,遂杀了他的父亲,娶其母为妻。弗洛伊德借用这个术语来指阳具崇拜期(3~5岁)儿童的一种现象,即儿童将同性父母看作对手,害怕同性父母而依恋异性父母,将异性父母作为爱的至高无上的对象。到了青春期,这种冲突会重新出现,只有当个体能在家庭之外选中一个性爱对象时,这种冲突才能获得解决。弗洛伊德起初认为恋母情结以同样的方式影响男孩和女孩,但后来他改变了这一看法,同时也拒绝荣格的关于女孩的“恋父情结”的提法。他声称,男孩恋母情结的解除是由于他们意识到父亲的阉割威胁。对于女孩来说,伊底普斯情结的产生意味着爱的对象从母亲转向父亲,这一情结在女孩意识到她没有阴茎时达到顶峰。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情结得不到解决是未来所有神经症的根源。他的上述观点受到许多人的批评,但对心理治疗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