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P-O-X模式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P-O-X模式】
 


拼译:P-O-X model
 


关于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最早的一种认知平衡理论。社会心理学家海德1946年首次提出。其中的P代表认知主体,O是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为与P及O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以P为主体的单元系统。海德认为,如果单元内各部分的动力特征相同,那么它就属平衡状态,否则就处于不平衡状态。具体说来,单元内存在的三种关系(即P→X,P→O,O→X),都是正向的(如喜欢、赞同),或两种负向(例如厌恶、反对)和一种正向,就为平衡状态,见图(1)、(2)、(3)、(4);相反,三种关系都是负向的,或两正一负,则为不平衡状态,见图(5)、(6)、(7)、(8)。P、X、O之间的关系符号(“+”或“-”)相乘的积为正,表明P的认知体系处于平衡状态;乘积为负,则表明P的认知体系处于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一种恢复平衡的驱力,迫使认知主体P通过改变自己对O或X的态度,或者通过让O改变对X的态度,来摆脱不平衡状态。其重要意义在于把人际关系引入了认知领域,不仅从传统的主-客关系,而且从自-他关系中研究认知问题。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8 6: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