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俨 602—668 唐僧人。华严宗二祖。俗姓赵,天水(今属甘肃)人。十二岁随杜顺到终南山至相寺出家。寻依昙迁弟子法常学《摄大乘论》,二十岁受具足戒,习《四分》、《八犍度》、《成实》、《十地》、《涅槃》等经论。后从至相寺智正法师听受《华严经》。旋又遍览藏经,寻求释义,得慧光的文疏,悟得别教一乘无尽缘起要旨。后得异僧指点,谓汝欲解得一乘之法,宜深究十地中的六相之义。于是研覈不已,大有启发。唐贞观二年(628)作《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略称《华严搜玄记》)十卷,以释《华严》文旨。因曾居至相寺,时称“至相大师”。晚年住云华寺,讲《华严》,宗风大振,又称“云华尊者”。用华严教义重新组织止观,提倡教观并重,创立五教说。从他起,构成华严宗思想体系,其最主要的思想为“十玄缘起”。另有《华严孔目章》、《华严五十要问答》、《华严一乘十玄门》、《金刚般若经疏》等。弟子著名的有怀齐、法藏、义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