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斯特列 Joseph Priestley1733—1804 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幼年多病,除接受学校教育外还勤奋自学。1752年进沃灵顿学院,1767年因与学校当局意见不合而辞职,成为不顺从英国国教的牧师。曾以论文获爱丁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33岁时又以《电学史》当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今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94年因同情与赞助法国大革命受到迫害而移居北美。在哲学上,采取哈特莱的联想学说,认为这种理论是唯物主义的。认为物质是能动的,并以这种理论证明观念是来自大脑的活动。在道德观上,反对自由意志学说,提倡决定论。认为自由意志学说使人的行为不能理解。作为日常道德判断的基础,自愿行为与强制行为的区别无疑是重要的,但这种区别并不依赖于形而上学的自由意志概念。相反在一个决定论者看来,问题不是一个人值得赞扬与否,而是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善的原则即有利于普遍幸福的原则。在化学上,利用水槽、汞槽集气法研究各种气体发现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氧化氮等。1774年发现氧气,这是他在化学史上的一大贡献,但他坚持燃素说,错误地把氧称为“脱燃素的空气”。主要著作还有《论政府的第一原则》(1768)、《苏格兰哲学家研究》(1774)、《各种气体之实验与观察》(6卷,1774—1786)、《论物质与精神》(1777)、《哲学必然性学说例证》(1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