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美文:

 

标题 典故子路问津表达情感
类别 情感美文-情感表达
内容

为什么不回答子路问津

1、长沮认为孔子已经明确了自己的路径,无需再问别人。在典故《子路问津》中,孔子让子路问渡口,长沮却说孔子自己就知道渡口,是在认可孔子,认为孔子已经明确了自己的路径,无需再问别人。

2、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3、成语“无人问津”则是指没有多少人关心询问。孔子及其弟子问路,那么长沮、桀溺有什么反应呢?长沮问道:“夫执舆者为谁?”意思是,那个手拉缰绳驾车的人是谁?子路“是孔丘。

4、回答量:17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文言文《问津》的全文是什么意思 【原文】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子路问津处的介绍

1、罗山县城西南15公里有个子路街,街南头有一条与小潢河汇合的小河,名叫子路河。子路街、子路河都由于“子路问津”这个典故而得名。明、清两代子路河边的乡绅文人先后为“子路问津处”立过3块石碑。

2、位于武汉新洲邾城东面的孔子河畔,迄今尚遗存有一座问津书院。据传是当年孔子“问津”地,书院因此得名。

3、子路镇、子路村、子路街、子路河都是因“子路问津”这个典故而得名。明清时期,曾有人在子路“问津”处立过三块石碑,以示纪念孔子师徒在这里留下的轶闻。这三块石碑,遗憾的是丢失了一块,现存两块。

4、孔子使子路问津 问津遗迹今尤在, 镌得丰碑立古岑。 约一个小时后,马车修好了。带着“惟楚有才,楚地藏龙卧虎”的喟叹,孔子师徒一行继续往旧街的东南方向驰行。约走了3公里,前边一条山谷河流挡住了去道。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早寒江上有怀》是怀乡思归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既想当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迷津欲有问”,借孔子与隐士间关于从政与隐居的冲突,表达了自己隐居与从政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平海夕漫漫”,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象,完全烘托出作者的迷茫心理。

3、全诗情感是复杂,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表达了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4、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①这首诗描绘了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寒气袭人的景象;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其中“遥隔楚云端”“孤帆天际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5、(孤帆 一作:归帆)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译文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我家就在弯曲的襄水边,远隔楚地天地云海茫茫。思乡的眼泪在异乡流尽,遥看天边的归来孤帆。

6、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译文]: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思想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一叶孤帆在天边徜徉。

子路问津

1、“耦而耕”,“耦”就是并肩,指两个人并肩耕地。“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这个典故叫“子路问津”,“津”是渡口。子路与对方一问一然后子路回来后把刚才的境遇告诉了孔子。

2、出自先秦孔子及弟子的《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3、【原文】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4、原文: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情感美文发布平台,专注于为女性朋友们提供情感美文、语录、散文、情书等文章。

 

Copyright © 2021-2025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2: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