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塔哥拉 Protagoras约前485—约前410 古希腊哲学家。最早收费授学的智者。出生于阿布德拉。熟悉伊奥尼亚学派哲学,可能是德谟克里特的学生。受到雅典奴隶制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的高度尊敬,前444年受托为雅典新建立的殖民城邦图里制定法律。70岁左右被指控为无神论者,有关著作被焚毁,本人逃离雅典,在赴西西里途中溺死于海中。在哲学上,提出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解释:(1)任何人的感觉都取决于存在在先的物理客体;(2)任何人的感觉并非为物理客体所固有,而是取决于人。后一种相对主义、主观主义感觉论的解释,被后世认为比较接近普罗塔哥拉的原意。他曾宣称,对每一样东西,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见解,并都可以得到论证,从而倾向怀疑主义。认为既不能肯定,又不能否定神的存在,有无神论倾向。在伦理思想上也有相对主义的特征,“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表现出个人主义倾向,影响到后世的人道主义。在制定语法理论上,强调用词正确,要区别和种种动词语气相应的不同句形,区别名词的性,以完善人的谈话技艺。在教育上,强调受教育者除发挥固有的自然禀赋和实践外,从小就应该开始学习。在社会历史观上,认为处于原始状态的人,虽能自奉衣、食、住和学会讲话,但散居而没有城邦组织,“缺乏政治技艺”,易于受到野蛮人侵害或自相侵害。但人有互尊和正义的美德,从而缔结彼此的友谊和联合的纽带,建立国家、法律;生活按劳动分工原则进行,否则绳之以法处以极刑。反对国王或僭主的个人意志决定一切。主要著作有《真理》、《论神》,以及有关政治、伦理、教育、修辞的著作多种,均佚失,只保存下3则残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