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型与殊型 type and token 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提出的两个概念,二者之间可以看作是一种例示关系,也可以说殊型是普型的一个具体实例。这种关系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设语句“我的与您的不同”为A句,则有断定:(1)A句有7个汉字。(2)A句有6个汉字。这两个命题都是真的,其中(1)是从殊型着眼,说的是A句由7个汉字组成;而(2)是从普型着眼,说的是A句由6个不同的汉字组成。显然,(1)(2)中的汉字所指不同。分清普型与殊型,有助于正确分析自然语言的语形、语义以及自然语言推理。例如:(3)“鲁迅写的《阿Q正传》就这么一本。”(4)“我们图书馆有几十部鲁迅写的《阿Q正传》。”即使(3)与(4)出于同一个命题者,也不构成逻辑矛盾,因为(3)中的“《阿Q正传》”指谓的是《阿Q正传》的普型,而(4)中的“《阿Q正传》”则是它的殊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