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徐醉切,音遂。【玉篇】以取火于日。【礼·内则】左佩金燧,右佩木燧。【注】金燧取火于日。木燧钻火也。【左传·文十年】命夙驾载燧
又【定二年】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注】烧火燧系象尾。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金有六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注】鉴燧取水火于日月之器也。
又【史记·三皇纪】自人皇巳后,有五龙氏。燧人氏
又作遂。【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注】夫遂,阳遂也。【疏】取火于日,故名阳遂。犹取火于木,为木遂也
又【史记·韩安国传】攻烽燧,互详烽字注。 【玉篇】同燧。亦作䥙。
〔【周礼·冬官考工记·辀人】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谨按所引系攻金之事,与辀人无涉。谨照原文辀人改金有六齐。〔【史记·三皇纪】自人王以后,有五龙氏。燧人氏。〕 谨照原文人王改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