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逊 Orestes Augustus Brownson1803—1876 美国哲学家、基督教新教神学家。1826年受牧师职。1829年放弃基督教,参加欧文等人组织的社会主义团体。但3年后又皈依基督教一位论。先后创办《波斯顿评论季刊》、《美国杂志和纽约民主评论》、《布朗逊评论季刊》。在哲学上,受到库辛、康德和意大利焦贝蒂(Vincenzo Gioberti,1801—1852)的影响,认为哲学的出发点应是理性而不是权威和信仰,据此批评基督教哲学没有公允地对待哲学的理性本质。在认识论上,强调思想的客观性,认为所有思想都要以某个对象的出现为前提。对象的出现有三个方面:理想的方面,经验的方面,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中理想的东西指认识对象的本质和内容是使经验成为可能的东西。在神学方面,认为客观的本质或内容既包含了必然存在又包含了偶然存在,前者是上帝,后者是其受造物。上帝是独立的存在,因为它包含了其自身存在的原因;受造物是依赖性的存在,因为其存在的原因来自外部。主要著作有《布朗逊全集》(20卷,1822—1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