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 1896—1981 本名任卓宣,四川南充人。曾就学于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参加法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后转至苏联东方大学。回国后,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被捕入狱,继被驱逐出境,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倾向托洛茨基派,脱离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在成都主编《科学思想》旬刊。1930年到上海辛垦书局任总编辑。先后主持《二十世纪》、《研究与批判》月刊。抗日战争初期,追随蒋介石,诬骂中国共产党。相继主办《抗日向导》、《时代新潮》、《政治向导》等刊物,攻击马克思主义。先后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及代部长,1940年起曾任中正大学、中央干部学校等校教授及政治研究室主任等职。在《哲学到何处去》的书中提出“哲学消灭论”观点。认为,黑格尔哲学是哲学史上的高峰,在黑格尔以后,没有出现过作为整体和全部系统的哲学。马克思是“走向科学、实践去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哲学与科学统一,就是把哲学消解于科学。这一看法,受到当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张东荪等人的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批评。他主编《批判丛书》,撰写《胡适批判》、《张东荪批判》,并编辑《哲学论战》,成为当时“唯物辩证法论战”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后又在解释三民主义的名义下,服务于国民党官方哲学。认为唯物史观和民生史观是一致的。在“把握特殊性”的口号下,宣传“欧洲历史是合规律的,中国则不然”;认为如果“唯物辩证法仍旧是唯物辩证法,丝毫没有中国化”,这不适合“中国国情”。主要著作还有《〈费尔巴哈论纲〉研究》、《新哲学论战集》、《三民主义底哲学基础》、《道德新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