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学美学 genetic aesthetics 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审美活动、艺术现象的发生及其原因。作为成熟的理论学科直到20世纪才形成,但有关的研究则纵贯古今。古希腊时代已有人进行了探索。如德谟克里特曾认为艺术产生于对禽兽活动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天性。艺术是艺术家按照不同的方式对于客观事物的模仿;黑格尔则从人通过“实践”活动在外在事物中实现自己这类自由理性冲动中,探寻艺术的起源。19世纪斯宾塞从进化论的观点解释审美活动的发生,提出“过剩精力发泄”说。在斯宾塞的影响下,西方美学在发生学美学的研究方面出现了空前的盛况。谷鲁司不同意斯宾塞的观点,提出游戏练习说。格罗塞则用人类学方法从原始民族装饰与舞蹈中寻找艺术发生的根源。希尔恩在他的《艺术的起源》一书中,主张对艺术的发生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研究。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论点;俄国普列汉诺夫也在人类社会劳动的基础上系统论证了艺术和审美现象的根源问题;卢卡奇则认为,模仿是艺术的决定性源泉,审美活动的形成借助于巫术模仿的中介作用。巫术一方面模仿现实生活对象,另一方面又具有激发思想情感的作用,这两点正是审美活动的基本条件。现代西方已出现了许多专门研究艺术和审美起源的美学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