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蒂莫 Gianni Vattimo1936— 意大利思想家。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就学于都灵大学。60年代初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师从伽达默尔等人。1987年起任都灵大学理论哲学教授。提出后现代哲学理论。他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态度,认为这种态度设定有一个中心存在,事件被繁华而有序地围绕这个中心而排列。启蒙运动把人类历史看做不断解放不断走向完善的线性发展的观点就体现了这种态度。一旦现代性不再可能把历史勘测为分阶段线性发展时,它就终结了。后现代不是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出现的,它是对现代性终结的体验。提倡尼采等人的虚无主义哲学,认为在哲学虚无的时代,价值系统本身就变成一个无穷无尽的转换过程,世界的各个方面都要服从更进一步的重新估价,服从解释创造。美学上,把艺术衰亡当作现代性终结的标志。指出艺术衰亡主要有三种方式:(1)随着现代性的终结,艺术不再是个自治的领域,其特有的“本质”与“独创”也趋于死亡;(2)西方批量复制的新技术(如摄影)很大程度促进了艺术的死亡,艺术与大众文化隔离的固有观念已分崩离析;(3)20世纪的高雅艺术正有规律地自杀。但艺术并没消失,只是存活在“艺术制品”的世界。艺术制品虽然削弱了艺术作为个体才华独特直观的意义,但对艺术制品的审美体验却成了后现代真理观的基础。审美意识是对真理的一种体验,其本质是虚无主义的。在后现代范围内,艺术作品的一切都是装饰性的,装饰成为美学的中心成分,并成为本体论思考中的中心成分。提出由于后工业社会受传媒权力的控制, 不确定性已成为艺术体验的基本特征。 主要著作有《主体与面具》(1974)、《衰弱的思想》(1983)、 《现代性的终结》(1985)、《透明的社会》(1992)、 《阐释学的后果》(1998)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