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审美关系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审美关系 aesthetic relation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简称。人在实践中与现实发生的审美、创造美的关系。德国黑格尔在《美学》中论述“美对主体心灵的关系”时,认为这种关系区别于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审美是“把对象作为美的对象看待”,是人从自己认识、实践的对象中发现自己、复现自己。这一思想已触及到“审美关系”的实质。最早提出“审美关系”这一概念的是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他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1853)中认为,审美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关系,人的审美和创造美都在这种关系中演进。这一思想为后人所沿用和发展。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人从审美上把握世界、改造世界的关系。包括人同审美对象的实践关系,人的意识与客观事物审美特性的关系,人反作用于客观现实、创造美、发展美的关系。它同人与现实的实用关系,政治、经济、伦理关系,认识、改造关系,意志、情感关系等相互联系、制约、渗透。它由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客体具备的审美特性是它形成的客观基础,主体的审美需要、审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它形成的主观条件。人对艺术的审美关系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人对自然、社会的审美关系是人对艺术的审美关系的前提。在审美关系中,客体制约着主体,主体又发挥着能动性,不断发现、改造客体,使审美对象具有人的社会的内容,渗透进人的思想、情感、意志、智慧,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审美关系由主客体之间相对应的本质力量所决定,其实质是人对现实世界的精神把握和对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其内涵是人对现实的理智认识关系、意志伦理关系及情感体验关系的统一。它在人的社会实践、审美创造美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实践产生审美的需要,沟通人与客体美的联系,锻铸人的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人从审美上认识客体,改造客体,从而使客体成为审美的客体,主体成为审美的主体。在人类初期,它的产生后于实用关系,或包容于实用关系之中,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成为社会的审美者时,它才逐步形成,并具有独立的意义。它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美和审美心理、意识的性质、根源、发展、作用等都植根于审美关系之中。人只有置身于特定的审美关系中才能认识美和创造美。对审美关系,学术界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它是美学的基本问题、核心内容,贯穿于美、审美、美的创造和美学范畴中;有的认为它与“美学”是同义反复,不能揭示美学的特征;还有的认为它仅着眼于审美,不能概括美学的全部内容。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