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道》 日本荻生徂徕著。成书于1717年。以写本传世,经山井鼎、服部南郭(1683—1759)、太宰春台(1680—1747)校订后,于1737年出版。为汉文著作。全书共25节。着重阐述其哲学思想的核心“道”。认为道即“孔子之道,先王之道”。主张直接以《六经》阐明先王之道,并要求用古文辞学解读《六经》。指出先王之道首先是“安天下之道”,故孔子的“仁”即为“治国之道”,其内容为“礼乐刑政”。认为道并不产生于“心”与“性”等先天能力之中,也不是来自“理”与“自然之道”,而是来自于“先王”(圣人)聪明睿智之德。提出:“身不从事焉,而能了然于立谈,岂能深之哉。”有经验论的倾向。太宰春台校订完《辨道》后,作《辨道书》,在日本哲学思想史上有一定价值。另有徂徕门人宇佐美惠著《辨道考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