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 明计成撰。三卷。成书于明崇祯七年(1634)。该书初名《园牧》,后曹元甫题之,改名《园冶》。一卷分《兴造论》、《园说》及《相地》、《立基》、《屋宇》、《装折》四篇。二卷全志栏杆。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提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原则。强调“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利用天然地势,将人工美学与自然美结合起来。提出借景是园林建筑最重要的艺术原则,认为借景之法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数种,它可通过空间的组织和布置,丰富美的感受,创造艺术意境。并具体论述造园的具体工艺和方法,其立论皆从造园美学出发,力求表现中国园林中造园与建筑调和之美。此书对清初李渔等人的园林建筑艺术的思想有直接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园林美学专著。初刻于明末,1931年,陶湘以明刻本为底本,所阙第三卷以清抄本补入,并校以日本内阁文库所藏明刻本,影印出版。1981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注释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