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唐司空图用语。喻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驰骋艺术想像,超乎所表现者的物象之外。《二十四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象外”,指迹象之外;“环”,原指门上下横槛的圆洞,用以承受门枢的开合旋转;“环中”,喻空虚之境。认为艺术创作由实入虚,如门枢一入环中,即可转动如意,以应无穷。只要善于从无形虚境着眼,即可左右逢源,浑化无迹,气势充沛而无不各尽其妙。唐代已运用“象外”的概念,皎然《诗评》:“采奇于象外”,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提出“境生于象外”说,司空图结合“环中”与“象外”论诗。重在强调诗歌意境之妙在其虚处,由实入虚,才能体现最高范畴无形之“道”的微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