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耐 Carl von Linné1707—1778 一译“林奈”、“林内”。瑞典博物学家。1727—1728年在隆德大学和乌普萨拉大学学习医学和自然科学。1732年起游学欧洲各国,后在荷兰哈尔德韦克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738年回国在斯德哥尔摩开业当医生,1739年任瑞典科学院院长。1741年起任乌普萨拉大学植物学教授。一生最大成就是对植物作了系统的分类。把一万八千多种植物分为纲、目、属、种四个等级,用瑞士植物学家鲍欣(Gasper Bauhin, 1560—1624)提出的“双名命名制”加以命名,结束了当时分类学中的混乱,促进了生物学知识的积累和整理。其分类法仅以植物外部某些器官形态特征为分类依据,忽略了物种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观深受宗教影响,把每一个物种都看作是上帝创造的一个个体(雌雄同体的生物)或一对个体(雌雄异体的生物)通过繁殖产生许多个体的综合。在1735年出版的《自然系统》中,认为“一种生物总是产生与其同类的生物”。“物种的数目和上帝当初创造出的各种形式的数目是相同的。”晚年在《植物系统》(1774)一书中承认一个属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繁殖,可能产生新的种。在《自然系统》的最后一版(第十二版)中删除了以前认为物种不变的论点。1788年成立了以自然史研究为主要任务的林耐学会。主要著作还有《植物学基础》(1736)、《植物哲学》(1751)、《植物种志》(1753)、《自然界的治理》(1760)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