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论》 近代严复译述。系19世纪英国科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的一部分。严复愤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亡的情势,为适应变法图强的需要,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前后翻译此书,光绪二十四年出版。严复取原名的前半部分给自己的译本命名,表明他强调的是进化论。分上、下两卷,共三十三篇。自称“译文取明深义”,“不斤斤于字比句次”,“题曰达恉”,“取便发挥”(《天演论·译例言》)。又摒弃原作者将自然法则和社会准则加以对立的观点,称颂斯宾塞“以天演自然言化”、“贯天地人而一理”的主张,并间以按语,申述己意,表明了译者自己的哲学和政治见解。指出赫胥黎的“保群之论” “有倒果为因之病”。认为人类“由散入群”,组成社会,原是适应生存斗争的需要,为了自身的“安利”,并不是靠同情心或良心的“善相感通”。以“内籀”和“外籀”即近代科学的归纳法和演绎法为“即物穷理之最要涂术”;指出:“大宇之内,质力相推。非质无以见力,非力无以呈质”,表达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又继承中国古代自荀子到唐柳宗元、刘禹锡的唯物主义天人关系论,用赫胥黎“与天争胜”的观点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的消极主张,特别“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为变法图强作舆论准备。在当时传播极广,影响甚大,致使“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见《述侯官严氏最近政见》)。有1931年商务印书馆《严译名著丛刊》本。今收入《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