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的文化批判 德 dynamische Kritik der Kultur 德国卡西勒用语。指对康德批判哲学的改造和发展。卡西勒认为,康德所进行的批判是一种静态的理性批判。19世纪末以来自然科学的变革,推翻了以往那种对科学和知识的静态的观点,要求采取动态的观点。同一时期文化领域的不断开拓,更使康德那种局限于数学和自然科学范围的理性批判显得过分狭隘。人类学、神话学、语言学、深层心理学等学科迅速崛起,它们都无法综合到康德的理性和知识体系中去。这就要求以包括人类全部精神领域的文化的批判代替只是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部分的理性的批判,即以动态的文化批判代替静态的理性批判。传统认识论因语言、神话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宗教、艺术等等文化领域与以数学和自然科学为应用典范的理性和认识的逻辑不相符合,而将它们排除在其批判的范围之外,把这些领域当作非理性的领域,当作不可理解的东西而予以排除,既给神秘主义、反理性主义留下了地盘,也把理性与这些文化领域割裂开来,把理性当作人的天赋。卡西勒认为,自然科学知识这种最理性的知识,人的科学认识这种最纯粹的理性能力,都不是人类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获取的。人早在具有理性的知识和理性的认识能力以前就已生活在一个客观世界中,就已有语言并用语言构造出关于这个世界的种种神话。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都经过了一个神话阶段。因此,哲学及认识论的研究的起点不是以纯粹理性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认识和科学知识,而是语言和神话。只有当语文学和神话学揭示出那些不自觉的和无意识的概念过程时,认识论才能说是具备了真正的基础。这就必须把康德对理性的批判扩大到包括语言、神话以及与之相关的宗教、艺术等领域的文化的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