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对象 英 highest object;德 höchst Gegenstand 德国费尔巴哈用语。指作为艺术的内容和享用者的人。用以批判基督教和唯心主义哲学分裂人的灵魂和肉体、理性和感性的思想。在《从人本学观点论不死问题》中提出。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认为任何普通人都具有审美感,艺术的至高对象不是彼岸世界,而是现实世界的人,“整个的人,从头顶到脚跟”。至高对象既指艺术的描绘对象,又指艺术的服务对象。艺术所反映和表现的都是人的感性需要,它的描写对象是感性的人。人才是艺术的至高对象。在现实中,人只有在满足一定的物质需要之后才能得到艺术上的满足,“在腹中饥饿或充塞着人胃所不容的食物时,怎能再理会到美学上的和道德上的感情呢?”这一人本主义观点,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得到了改造和进一步的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