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朱贻庭主编。1989年9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系统论述了自殷周至清代中国伦理思想的诞生、成熟、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全书按先秦和秦汉至明清两大历史时期、7个发展阶段,分列7章,共44万字,每章的第一节综述该历史阶段伦理思想的历史背景和内容特点。根据中国古代宗法等级制的社会结构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模式这两大特点,中西比较,围绕“义利之辩”即道德价值观这一基本问题,着重展现各历史阶段各学术流派在道德本质、人性善恶、道德规范、道德价值和道德教育修养等主要问题上的思想理论及其论争,凸现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由“天道”而直接引出“人道”,重人道(“爱人”)精神而又屈从于宗法等级关系、以德性主义人性论为主、重公轻私——重义轻利、道德政治化和特别重视道德修养等基本特点。力求站在现实的高度来回顾历史,“史”、“论”结合,使论述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强的现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