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伯龙 1617—1669 清初无神论者。字次侯,号塞斋,别号钟陵。汉阳(今属湖北)人。顺治榜眼。历官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熟习西方天文算学。编著《无何集》,将王充《论衡》中驳斥谶纬神学言论分类编排,并辑录历史上诸家反佛教、斥神学的言论,从儒家立场对传统宗教迷信作了批判。认为天地皆是无意志的自然物。“天道无为,阳气自出,物自生长;阴气自起,物自成藏。夫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无何集·天不故生人物》)肯定“灾异非天谴告”(《天地类》)。否定人死灵魂不灭的思想。“精神升天,犹火灭随风而散,骸骨归土,犹薪炭之灰在地。”(《鬼神类》)指责佛教“不言生而言死”,“不言人而言鬼”,乃是“疏漏畔戾而无据”,“非邪而何?”(《委宛续貂集》)认为道教已失老子之旨,责问:“夫果服药可以成仙,则抱朴子宜至今不死矣。试问抱朴子今安在乎?”(《道教类》)另有《谷治堂全集》(又称《熊学士诗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