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泉 魏晋之际哲学家,无神论者。字德渊。梁国(治今河南商丘南)人。约与傅咸(239—294)同时。一生隐居著书,终身不仕。对天文、地理、历法、物候、农学、医学等均有研究。哲学上主元气论。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的命题(《物理论》),认为宇宙万物统一于“水”或“气”。但对宇宙由气还是由水构成,未加详释。他不同意浑天说与盖天说,认为二者都有缺点,因而提出“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焉”(同上),又说:“气发而生,精华上浮,宛转随流,名之曰天河,一曰云汉,众星出焉”(同上),气又有清浊之分,“石,气之核也”,“游浊为土”,水也是一种气,只是比土之气更为轻疏。由此提出“气积自然”,认为天地万物乃“阴阳之产物”,是“气陶化而播流。物受气而含生”(同上),具有鲜明的朴素唯物论倾向。在形神问题上,继承了桓谭、王充的形神关系学说,主张神灭论。认为“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死犹澌也,灭也”(同上)。形死神灭,犹“灭火之余,无遗炎矣;人死之后,无遗魂矣”(同上)。尖锐地批评贵无论思潮是“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无异春蛙秋蝉,聒耳而已”(同上)。反对当时士族专政,提出“审官择人”,提出“人主以政御人,政宽则奸易禁,政急则奸难绝”的思想(同上)。有《物理论》、《太玄注》等,均佚。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辑有《物理论》一卷,清严可均《全三国文》、马总《意林》等辑有部分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