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杨时
类别 哲学
释义 杨时     1053—1135

北宋学者。字中立。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曾知刘阳、余杭,后召为秘书郎、著作郎、徽猷阁直学士、龙图阁直学士。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学于程颢、程颐。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清全祖望说:“龟山独邀耆寿,遂为南渡洛学大宗。”(《宋元学案·龟山学案·案语》)钦宗从其言取消安石配祀孔庙,毁除三经新义版本。为抵制王安石之学的影响,著《三经之辩》。哲学上提出“合内外之道”,即以主观(内)融合客观(外)的方法。说:“盖自诚意正心推之,至于可以平天下,此内外之道所以合也”(《杨龟山语录》),取消了主观和客观的界限。其思想接近程颢,故有“明道喜龟山”之语。认为对“至道”或“天理”只能从内心体认,“夫至道之归,固非笔舌能尽也,要以身体之心验之,雍容自尽,燕闲静一之中,默而识之,兼忘于书言意象之表,则庶乎其至矣”(《龟山文集·寄翁好往》)。用“仁”、“义”道德概念来解释“理一分殊”,“天下之物,理一而分殊,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答胡康侯》)。认为“理一分殊”即“仁之至,义之至也”。在人性问题上,基本承继二程的观点,以为人的本性至善,是天理的体现。“人性上不可添一物,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只是率性而已,所谓率性,循天理是也”(《杨龟山语录》)。主张“存天理、去胜心”,认为“人各有胜心,胜心去尽,而惟天理之循,则机巧变诈不作”(同上),要求以天理规范人的行为。认为惟有在“理”(封建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才能统一全国上下的思想。“朝廷作事,若要上下小大同心同德,须是道理明,盖天下只是一理,故其所为必同,若用智谋,则人人出其智谋,则人人出其私意,私意万人万样”(同上)。有《龟山文集》。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8 3: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