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治疗humanistic psychotherapy
当代心理治疗三大流派之一,是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原理创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与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不同,不是探究潜意识的情结和改变反应形式来纠正不正常的行为,而是着重于调动人的主体内在的潜能进行自我治疗。通常指罗杰斯(Rogers, C.R.)创建的以人为中心疗法(或当事人中心疗法),即促进和协助来访者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解决问题的疗法。此法始于1942年,原称非指导式咨询或非指令疗法,1951年改为来访者疗法,1974年又改称以人为中心疗法。其特点是:(1)坚信人具有完善机能和自我实现倾向。(2)重视来访者的主观现象世界。(3)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4)建立朋友、伙伴的咨访关系。(5)注重尊重、关怀、同情、宽容、理解、鼓励和支持。其治疗目标在于人性的实现和人格的改变。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怀和设身处地的理解是实现这一目标必备的三个要件。交朋友小组(或会心团体)也是罗杰斯创建的人本主义心理疗法,即利用团体力量来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变不良行为的一种形式。活动内容集中于人际关系训练,对过去经验和人的发展动力学的探讨、各种创造性的表现、个体之间交朋友等。以自愿参与性、自由交流性、坦诚性和自我决定性为活动原则。广义人本主义心理治疗还包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真实疗法(认识现实、发现真我疗法)、现实疗法(面对现实、满足基本需要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