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卢瞰切,音缆。【说文】泛也。【增韵】水延漫也。【家语】其源可以滥觞。【注】滥,谓泛滥,小流貌。
又溢也。【水经注】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
又刑溢曰滥。【诗·商颂】不僭不滥。
又窃也。【贾谊·新书道术篇】反礼为滥。
又渍也。【鲁语】宣公滥于泗渊。【注】渍罟于泗水之渊,以取鱼也。
又失实曰滥。【左传·昭八年】民听滥也。
又浮辞也。【陆机·文赋】每除烦而去滥。
又音之速疾而僭差曰涤滥。【礼·乐记】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又【集韵】【韵会】并杜览切,音啖。竹声也。【礼·乐记】竹声滥滥以立会。【注】滥之意犹㧛聚也。
又【广韵】胡黯切【集韵】【韵会】户黤切,并音槛。泉名。【尔雅·释水】滥泉正出。或作滥。通作槛。
又水名。【前汉·地理志】降狄道东有白石山滥水。
又【集韵】鲁敢切,音览。与灠同。渍果也。【礼·内则】浆水醷滥。郑注:滥以诸和水也。纪莒之间,名诸为滥。【释文】乾桃乾梅皆曰诸。
又【集韵】卢甘切,音蓝。邑名。【春秋·昭三十一年】黑肱以滥来奔。
又胡暂切与鉴。同。陶器,如甀大口,以盛冰。【周礼·天官】春秋治鉴。或从水,亦作㽉㽉。
又浴器也。【庄子·则阳篇】同滥而浴。
〔【礼·乐记】竹声滥以立会。〕 谨照原文以上增滥字。〔【礼·内则】醷滥。【注】以诸和水也。【扬子·方言】纪莒之间,名诸为滥。〕 谨按纪莒之间二句出内则注,不出方言。谨照原文改礼内则浆水醷滥。郑注滥以诸和水也。纪莒之间,名诸为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