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直觉 aesthetic intuition 亦译“审美直观”、“审美直感”。是人对事物外在审美特质的感觉、知觉、表象及在预先积淀的理智、情感作用下的审美感受。古罗马普罗提诺认为感官的直觉不能把握“理式”的美,只有天赋的理性才能观照到美。英国哈奇生认为直觉只能引起快感,只有“内在感官”即心灵才能唤起美的观念。德国莱布尼茨认为审美只需对事物外在特征进行直观,无需理性的判断。意大利克罗齐进一步认为直觉即表现,即美,即艺术,把美视为直觉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审美直觉可分为感性直觉与理性直觉,感性直觉一般与第一信号系统相联系,是事物外在的美丑等特性以其感性形式直接刺激人的视、听等感官,被大脑接纳后形成的反射、直观、直感。它尚未经过理智的分析、归纳、判断,只是个别地或综合地模写事物的形状、色彩、音响等外在的审美特性,一般只产生感性认识和机体情感或初级美感,有时还只是一种生理的快适。这种感性直觉既有形象的直接性、具体性、生动性和丰富性,又有表面性、片面性、短暂性和模糊性。理性直觉是在以往审美经验、理智活动、情感活动等心理积淀的基础上,在对特定事物或类似事物的审美特性已经有所认识的前提下,对事物的美丑迅捷作出整体性审美反应的直觉。它虽然未经有意识的理智分析,表现为直觉的形式、外貌,但已在动力定型、思维定势的作用下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包含了理智的情感的乃至社会功利的内容,并且和第二信号系统联系起来,是一种积淀、融和了理智和情感的理性化、情境化的直觉。审美直觉的源泉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及其特性,其生理基础是健全的审美感官、大脑,其动因是审美实践,其敏锐性、宽广性、深邃性直接受人的审美经验、审美能力的制约。审美一般都从形象的直觉开始,在直觉中即已伴随着快感或美感。审美直觉是进一步展开审美想像、情感、理智等活动,实现由感性向理性飞跃,使美感逐步深化的基础。在整个审美心理、生理活动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的直觉,即使当审美进入分析、判断、理解阶段,也不抛弃形象直觉,而是进一步提高直觉的完整性、生动性、丰富性,并为审美中迅捷地产生理性认识、社会情感和美的创造奠定心理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