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 源出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颜师古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这一古语作了新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从此,“实事求是”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概念。“实事求是”是唯物论与辩证法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的生动概括和具体运用。从实际出发,是它的前提和基础,是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的具体运用,体现着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真实关系,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求人们深入客观实际,调查研究,详细地占有材料,即“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列宁全集》第28卷第364页),而不是片断地、零碎地挑选事实。在此基础上,正确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科学的抽象和辩证综合,从而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并作为行动的向导,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它是研究和掌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同主观臆断是根本对立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