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沃罗达 Григорий Саввич Сковорода1722—1794 乌克兰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就读于基辅一神学院,后抛弃神职。1750—1753年任俄国驻匈牙利使馆成员。回国后从事教育工作,在哈尔科夫等地讲授人文科学。后因讲授内容触犯禁忌被停止教学。最后25年流浪各地。称农奴制的现实为罪恶的世界。反对官方神学,反对到“彼岸世界”去获得报应的神学宣传,号召人们去追求人间幸福。推崇知识,认为知识是“美德之首”,教育和完善个人道德是获得幸福的手段。论述了接近于泛神论的理论。创立了三个世界的观念:由很多小世界组成的无限的“大世界”,即自然界;由人组成的“小世界”;由《圣经》为主要形式的“象征世界”。认为每个世界都有两个本质:一是精神的、看不见的,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本原、“神的本质”,是世界的规律和理性;二是有形的、可见的,是消极的本质,是前者变化无常的阴影。神和自然界合为一体。但认为自然界是按照其本身的规律活动的,自然界是其本身的原因,而人的世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很多方面都服从于自然界的规律。主要著作有《纳尔苏修斯》(1766)、《关于精神世界的友好谈话》(1773)、《以色列的蛇》(1776)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