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斯拉夫派
类别 哲学
释义 斯拉夫派     славянофилы

俄国一种主张走独特发展道路的哲学和社会思想派别。与“西欧派”相对。出现于19世纪中叶。主要代表有霍米亚柯夫、基列耶夫斯基、阿克萨柯夫、萨马林等。曾出版《西伯利亚文集》(1844)、《关于俄罗斯和它的人民同一信仰的,同一民族的历史和统计编制文集》(1845)、《莫斯科文集》(1846、1847和1852)等,以及《俄国漫谈》(1856—1860)、《乡村建设》(1858—1859)等杂志和报纸《传说》(1857)、《帆》(1859)。认为俄国社会历史的独特性表现在:(1)历史上没有阶级之间矛盾和斗争,缺乏内部“分裂现象”,人民的顺从及其同君主的“团结一致”;(2)农民村社中不存在土地私有权,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具有宗法制性质;(3)与西方的天主教理性主义相反,东正教是唯一真正的基督教。认为这些独特性决定俄国的历史发展道路。他们还把彼得大帝以前的宗法式农奴制理想化,反对“变革”,但不反对发展贸易和工业,修建铁路,在农业中使用机器等。要求“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改变农奴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但认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不可侵犯的。对沙皇政府官僚制度的某些方面持批评态度,但拥护君主制。哲学上宣传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认为“神的启示”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本原;真正的哲学应是基督教哲学,哲学应成为科学与宗教之间的“思想向导”;理性应“自愿地”服从信仰。基列耶夫斯基声称这种“基督教”哲学的用意在于使信仰与理性相协调。该派反对唯物主义,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体系。认为世界从自由的意志力量即上帝产生。该派也反对理性主义,包括反对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德国唯心主义体系中的唯理论,但赞同谢林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观点,特别推崇谢林的启示哲学。该派敌视辩证法思想,主张从某种永恒不变的原则的角度来观察事物。认识论上轻视范畴、概念、论证及正确的逻辑形式,提出以“整体精神”作为认识工具,而这种整体精神与信仰和宗教不可分割,它包括风俗、习惯、人的“根本的”和“永恒的”意愿。在1859—1861年革命情绪高涨期间,该派的观点与西欧派逐渐接近,加入自由主义阵营。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8 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