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观察说 theory of neutral observation 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的一种观察学说。源于英国F.培根的“纯观察说”。F.培根认为,科学认识从感觉开始(包括观察和实验),从中概括出概念,组成科学判断和推理,得出定律,再概括出理论以致原理。他断言:理论依赖于观察,而观察却独立于理论,不受理论的制约,是绝对可靠的。后来,逻辑实证主义进一步把科学知识的结构截然分成观察层次和理论层次,与这两个层次相应的科学语言也区分为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认为观察语言不依赖于理论语言,对理论语言保持中立;而理论语言则依赖于观察语言,通过对应规则从观察语言中获得意义。由此培根的“纯观察说”被发展成为“中性观察说”。中性观察说承认观察为理论提供经验基础和检验理论的作用,强调观察的客观性,提倡观察主体应当排除主观因素,“不带偏见”地进行观察,但它主张观察无需依赖理论的指导,忽视了观察主体中的理论结构对观察活动的深刻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