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 movement of cognition 认识的发展过程。同把认识看作是一次反映,一次完成的机械观点相对立。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认识过程有两个主要环节:感觉和思维。感觉是只涉及个别事物的知识;思维使人智慧,懂得事物的规律性、必然性。近代德国康德看到认识是能动的,并且充满矛盾。但他把认识的能动性看作是先验的,从而陷于不可知论。黑格尔进一步抽象地发展了认识的能动性。他把“绝对观念”的自我认识过程,看作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正确地猜测到人类认识的实际过程。黑格尔继康德之后,把人的认识运动划分为三个阶段:感性、知性和理性,认为人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片面到全面的逐步深入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这种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列宁全集》第18卷第101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要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发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列宁全集》第55卷第165页)。这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参见“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思维的至上性”、“思维的非至上性”、“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