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手 invisible hand 亦译“无形之手”,西方政治经济学和经济伦理思想术语。对市场竞争机制的一种形象比喻。首次出现在英国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用于解释为什么个人的自利行为会自然地造成社会财富的增长。认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一种不同于“人为的”实际秩序的“自然秩序”,并且这一秩序是通过人性的发挥而产生的。自利是人的本性,“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即“有利于社会的用途”。“看不见的手”将经济问题与伦理问题直接联系起来,肯定了人的自利动机的道德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