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洛夫斯基 Jan Muka ovsky1891—1975 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布拉格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美学学派的主要代表。30年代初受俄国形式主义影响,中期开始持批判态度,转向结构主义。美学上认为,艺术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意义统一体的结构,其中符号和意义是由一整套复杂的关系支配的。应当就符号本身来研究符号,而不是把它们视为外界现实的反映。应当把作品的各种成分看作一个充满活力的整体的功能。艺术作品是作为有内在结构的、与社会以及它的创造者和接受者有联系的符号而存在的。它所包含的观念、思想和感情是材料,它利用材料借以激发审美印象的方法是艺术形式。艺术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构成物,对文艺的社会学研究能使我们把握美学标准的多变性、多层次性与其固定不变的有效性之间的辩证的矛盾关系。每一个文学事实都由结构的内部运动和外部影响的合力构成。反对形式主义取消文学同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传统文学史只注意外部影响而否定文学的自主发展两种倾向。认为审美对象是由那些对于某件人工制品有共同反应的集体成员的意识的主观形式所确定的。其观点一方面显示出调和形式主义与社会学的努力,另一方面标志着形式主义学派向现代结构主义美学的过渡,对接受美学也有重要影响。主要著作有《作为社会事实的美学功能、标准和价值》(1936)、《捷克诗论集》(1938)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