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范缜
类别 哲学
释义 范缜     约450—约510

南朝齐梁时哲学家,无神论者。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少孤贫,事母孝谨。”青年时拜当时著名学者刘��为师,博通经书,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仕齐,任宁蛮主簿、尚书殿中郎。仕梁,任尚书左丞、中书郎等职。综合并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和神灭论思想,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初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发表反对佛教因果报应的言论,“盛称无佛”。并对社会富贵贫贱的现象作偶然论的解释:人生好像同一棵树上的花朵,有些花瓣飘落到粪坑中、厕所里,有些花瓣被吹到厅堂,落在席子上、坐垫上,完全是自然现象和偶然的遭遇,“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后退而论其理,著《神灭论》。“此论出,朝野喧哗,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见《梁书》、《南史》)并以不能“卖官取论”而拒绝劝诱。天监六年(507)梁武帝发动王公朝贵六十四人围攻《神灭论》,无以折其锋锐。在辩论中范缜主张“穷理”,反对“穷辩”,认为“穷理”是根据事实提出“精据”,作出“雅决”。“穷辩”是根据经典古义、怪异传说来作辩解。提出“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观点,“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神灭论》)。认为形与神“名殊而体一”,“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神灭论》),表现出要求从“殊名”中把握统一的思想。又以“刃利”为喻,论证了“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的道理。克服了过去唯物主义者视精神为特殊物质的缺陷,有力地批驳了佛教神不灭论和佛教福善祸淫因果报应说。还揭露佛教的危害,说:“浮屠害政,桑门蠹俗”;佛教流行,使“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神灭论》),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泥木。其“神灭论”思想对后来无神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著作大多散失,现存《神灭论》及《答曹舍人》,收入《弘明集》中。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5: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