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家 战国时提倡阴阳五行说的学派。被列为先秦至汉初九流十家之一。代表人物有战国末齐国人邹衍等。《汉书·艺文志·诸子略》:“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认为阴阳家最早出于古代传说中唐尧时执掌天文、历数和禨祥的官吏。阴阳和五行两说,本来具有科学的因素。以邹衍为首的阴阳家,则把科学和巫术相结合,以天象来预测社会历史的演变与人事的吉凶祸福。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受木、火、土、金、水五种势力的支配,提出“五德转移”、“五德终始”说,用以论证社会历史的变革和王朝的更替,形成了唯心主义的历史循环论。《史记·太史公序》批评说:“尝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畏。”其学说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其科学成分为秦汉以后的《黄帝内经》与王充的《论衡》所发展,而迷信成分则被董仲舒和谶纬神学所发挥。《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阴阳家曾有著作“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另《数术略》载五行家,有著作“三十一家,六百五十二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