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摩克里希那 Rāmakrishna1836—1886 印度印度教改革家。原名伽达陀尔·查特吉(Gadādar Chatterjī)。生于孟加拉。童年即出家为僧,17岁时在恒河口的时母庙任祭司,此后终生从事印度教的改革和宣传。善于用民间寓言和谚言表述思想。继承吠檀多不二论哲学,认为无形式无属性的纯精神实体——梵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基础。但又反对吠檀多派传统的“世界虚幻说”,承认世界是真实的存在。主张通过个人心灵的自我修炼导致普遍的“精神完善”。提出“行动吠檀多论”,认为只承认梵我一如的吠檀多不二论是一种空泛的说教,号召人们不要抛弃尘世,要在现实社会中通过行动实现人与神的结合。在传统印度教的基础上提出“人类宗教”的思想,指出世界上各种宗教虽然形式、名称和选择的道路不同,但它们所信仰的神都属同一实体,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人与神的结合和普遍之爱。要求不同宗教的信仰者联合起来。以后,他的弟子辨喜于1897年在加尔各答创立了“罗摩克里希那传教会”,以期实现他的“人类宗教”理想。主要著作有《罗摩克里希那福音》,由其弟子根据他的谈话记录编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