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注》 近代康有为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成书于槟榔屿。发挥今文《春秋》的“公羊三世”说,认为三世而三重为九世,九世而三重为八十一世,展转三重,可至无量数,皆“待世运之变而为进化之法”。但强调三世进化,当合孔子中庸之道,不能超越。倡导“以仁为本”,主张“物我一体”,“物即己而己即物”,断言只要对内心之“诚”充分加以发挥,就可达到“安而行之,顺受之乐”的理想境界。反映了作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保守思想和消极情绪。原载1913年《不忍》杂志第四册。1916年上海广智书局初版。有《万木草堂丛书》本。1987年中华书局将此书与《礼运注》、《孟子微》合集出版单行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