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负荷论 theory-loaded theory 亦译“观察渗透理论”。美国汉森的一种观察理论。在《发现的模式》(1958)中提出。认为观察并非像逻辑实证主义所说的只是对物象“刺激”的消极的机械反应,而是受到观察者理论的影响和支配,不同理论观点的人可能对同一对象形成不同的观察结果,强调不存在“绝对的中性”观察。其主要理由是:(1)眼睛从观察对象得到光刺激而形成视网膜印象,这是物理过程;而“看到”是一种视察经验,属于心理过程,它已把外来刺激与过去认识(包括理论和经验)融成一体。(2)人们对感觉材料首先的反应,是有意无意地以一种概念模式去套,使它适应于自己过去较熟悉的材料,从而使各人对同一对象的反应有各种程度的差异。这一学说后为历史主义学派普遍接受并加以发挥。它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观察是观察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较充分地体现了观察活动中主体的能动性。但它强调观察的理论渗透和观察依赖于理论的指导,忽视了观察的客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