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浓淡
类别 哲学
释义 浓淡    

中国美学史范畴。主要指艺术作品的风格。“浓”指浓艳、华丽、雕饰;“淡”指淡雅、质朴、自然。梁钟嵘首先把浓淡用于诗歌的鉴赏,批评永嘉以后的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品序》)。唐司空图已明确以“浓”、“淡”表示浓丽与淡远两种风格,他重视诗歌的韵味和含蓄,特别强调冲淡的风格,推崇王维、韦应物一派的作品“澄澹精致”(《与李生论诗书》),认为淡远的诗歌最能收到“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艺术效果。并把浓丽和淡远两种相反的风格统一起来。北宋苏轼受此影响,认为陶渊明、柳宗元的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韦应物、柳宗元的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并提出为文当“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见何文焕《历代诗话》)。明谢榛从诗歌语言角度主张浓淡兼顾,提出“作诗虽贵古淡,而富丽不可无”(《四溟诗话》卷一),“律诗虽宜颜色,两联贵乎一浓一淡”(同上卷二),认为关键在浓淡得宜,要在浓淡交错映照中而显示出诗歌语言的和谐美。明袁宏道将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艺术风格相联系,认为“淡”出于性灵天然,非人力可造。“惟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叙呙氏家绳集》)。明清时期常以浓淡作为音乐书画的审美标准。徐上瀛论琴曲,强调“恬淡”,提出“琴之元音,本自澹也”,只有高人韵士,才能“舍艳而相遇于澹”(《溪山琴况》)。董其昌论画云:“诗文书画,少而工,老而淡,不工亦何能淡?”(《画禅室随笔》)清代画论还从淡笔墨的角度论述浓淡,把色彩的浓淡处理作为绘画的基本技法。清唐岱云:“用墨不可太浓,浓则失其真体”,“亦不可太淡,淡则气弱而怯也”,“须要自淡渐浓,不为墨滞”(《绘事发微》)等。墨之浓淡,虽其涵义与风格之浓淡有所不同,但论笔墨者,强调浓淡与“气韵”、“神韵”的关系,主张“本乎自然”、“不执定法”,其理论有相通之处。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