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活动的基本社会心理结构socialpsychological structure in propaganda
社会宣传活动的基本心理结构由宣传者、受传者和宣传内容三种成分组成。这三种成分可在不同情况下构成八种模式(见下图):

在上面的三角形中,A代表宣传者,B代表受传者,C表示宣传的观点。实线箭头表示受传者在宣传活动之前的态度,虚线箭头表示宣传后的态度。+号表示赞成、肯定的态度,-号表示反对、否定的态度。八种模式可作如下解释:(1)如果宣传者提倡某种观点,而听众一开始就对宣传者抱有好感,那么,经过宣传,听众也会对宣传者的观念抱赞成态度。(2)如果宣传者提倡某种观点,而听众事先就赞成这种观点,那么,听众也会对宣传者抱有好感。(3)如果宣传者提倡某种观点,而听众本来就对宣传者反感,那么,他们往往会对宣传者的观点持否定态度。(4)如果宣传者提倡某种观点,而听众事先就反对这种观点,那么,他们也会对宣传者产生反感。(5)如果宣传者反对某种观点,而听众事先就对宣传者抱有好感,那么,他们也会对宣传者反对的观点持否定态度。(6)如果宣传者反对某种观点,而听众事先也反对这种观点,那么,他们就会对宣传者抱好感。(7)如果宣传者批判某种观点,而听众事先对宣传者有反感,那么,他们就会对宣传者批判的观点抱赞成态度。(8)如果宣传者反对某种观点,而听众事先就赞成这种观点,那么,听众就会对宣传者产生反感。上述模式中的(1) (3) (5) (7)都表明宣传者个人品质对听众态度的影响。这同样证明宣传者与宣传对象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当然,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往往要比上述模式更为复杂。但根据这八种基本模式就可以掌握态度变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