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催眠的状态理论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催眠的状态理论

催眠的状态理论state theories ofhypnosis

关于催眠反应性的一组理论,这些理论认为催眠反应是意识状态改变的结果,催眠是一种不同于正常清醒意识的状态;动机和想像性角色扮演虽然是重要因素,但催眠不限于此,催眠是意识的改变状态。这一观点的证据来自于深度催眠者主观体验的报告,他们认为对暗示语的反应具有自动和无须努力的性质,宛如将自己对行为的控制力暂时地移交给催眠师一样。希尔加德(Hilgard,E.R.)等提出“隐蔽的观察者”的概念, 认为深度被催眠的人的意识被分割成两部分:被催眠的自我和未被催眠的自我,后者便是隐蔽的观察者。这两种自我在催眠期间没有明显地接触,它们以两种不同的反应渠道同催眠师沟通。例如在催眠控制疼痛的研究中发现,被催眠的自我报告低水平的疼痛,而另一自我或隐蔽的观察者报告其疼痛只比未催眠时稍减轻。虽然这一研究为状态理论提供了依据,但状态论之提出主要依据受试者的主观报告,因此就难以避免内省法所固有的方法学问题。此外,既然状态论认为催眠是意识的一种改变了的状态,那么这种状态就应该有不同于清醒状态的独特的脑电和生理活动。然而脑电研究已表明,进入催眠状态的受试者没有不同于未被催眠者的脑电图(EEG)。两种状态的生理活动没有显著差异,这一事实虽然不能完全否认状态理论,但它确实向状态理论提出了挑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6 22:03:10